苏轼与佛印

   

   佛印其人

   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。名了元,字觉老,三岁能诵《论语》,五岁能诵诗三千首,被称为神童。住云居四十余年。与苏轼友善,轼谪黄州,佛印住庐山,常相往来




  酷似佛祖

  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,日移竹影,一片寂然。很久了,佛印对苏东坡说:“观君坐姿,酷似佛祖。”苏东坡心中欢喜,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,就对佛印说:“上人坐姿,活像一堆牛粪。”佛印和尚微笑而已。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,暗暗得意,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,想不到苏小妹却说:“哥你又输了,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,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?”



   八风吹不动
  有一次,苏东坡学禅有所领悟,觉得心智洞明,了无杂念,不觉喜从中来。遂按捺不住激情,铺笺挥笔,写了一首诗:“稽首天外天,毫光照大千。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。  由诗中看来,自己已俨然成佛,不仅佛光普照大地,而且佛性坚定如盘石,连八风(得、失、谤、扬、赞、嘲、忧、喜)也吹不动了。
  东坡当下就差人过江去金山寺,将这首诗面交佛印禅师。佛印禅师在诗上批了“放屁”两字,交给来人带回。东坡气急如焚,遂乘船度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。船到了岸边,佛印早已伫立等待。
  苏东坡劈头便责问佛印:“我写的诗,你为何说是放屁!”
  佛印双手合十,轻描淡写地回答:“你不是已经‘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’了吗?怎么还会被‘放屁’两字吹过来呢!”

    


    智吃“东坡鱼”


    苏东坡喜好美食,自然也就喜欢研究美食。他为了能吃到入味的鱼,于是想出了在鱼身两侧用刀划上几下,一来烹调方便,二来入味,三来鱼不但形状完整,而且还胖乎乎的十分诱人。苏东坡这道精心研制的菜不但自己爱吃,还喜欢用来招待镇江金山寺主持佛印。佛印是个“馋嘴”和尚,他不但爱吃苏东坡做的菜,有时还会照着苏东坡的样子做。

  一天佛印来到东坡府,还没进门便闻到了鱼香,快步进屋后见苏东坡正摇头晃脑地在读书,桌上也不见有待客的模样。

  你想苏东坡做出来的鱼有多香?佛印一闻,再看书架上热气腾腾的样子便明白了,于是假装着急地问苏东坡:“大胡子,和尚今天想向你请教一个字,问完就走。”

  苏东坡见佛印着急的模样颇为奇怪:这个臭和尚怎么了,一个字就急得他不想吃鱼了,如果不是冷字,一定是个僻字,我倒要看是个什么字把佛印难倒了。

  佛印着急地问:“苏东坡的“苏”字咋写?草头底下那个鱼该放在哪一边?”

  苏东坡以为佛印会问个很少用的僻字,哪知道他会问一个常用的字,一怔之下想道:这个字是我姓,佛印很可能突然间想不起来了……

  苏东坡本来心怀戒心,被佛印一打岔便哈哈大笑着顺口说道:“臭和尚!你今天怎么迷了窍?那个‘鱼’放在左右都可以。”繁体的苏字是草头下一个鱼字和一个禾字。左右可以互换。

  佛印和尚若有所思地问苏东坡:“既然鱼可以左右互换,那我将鱼上下互换,把鱼放在草字头上也可以吧?”

  苏东坡一听急了:“那怎么行?鱼怎么可以放在头上?”

  佛印哈哈大笑道:“鱼不能放在头上?那就快点把鱼端下来,别害得和尚口水滴。”

  苏东坡猛然回过神来,一边端鱼一边说:“你这花和尚,绕了这么大的弯弯,为的是吃我的鱼啊!”

  佛印从苏东坡那儿学会了做“东坡鱼”。一天,他也做了一份,正要吃,苏东坡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了。佛印也想给苏东坡开个玩笑,于是赶忙把那份鱼藏在磬头里。苏东坡一跨进大殿便闻到一阵鱼香,并见大磬里香气四溢,于是开口问道:“大法师,本学士今天想请教一件事,问完就走。”

  佛印暗喜:这个大胡子今天要抄袭我的招式,可别让他的高帽子把我蒙晕了。

  佛印小心地回答:“大胡子有话请讲,看看难倒大学士的是否也能难倒我。”

  苏东坡边想边说:“我写书的时候要引用一副对联,可是想起了上联,却又记不起下联,那副上联是‘向阳门第春常在’。”

  佛印心想:此联没有“鱼”,该不会是想把我绕糊涂了再问?于是张口回答:“下联是‘积善人家庆有余’。”

  苏东坡哈哈大笑:“既然是‘磬’有‘鱼’,那你就快点把鱼端出来!”

  佛印一听连呼上当:“哎呀!我只去想对联里是否有‘鱼’字,哪想到‘庆有余’和‘磬有鱼’是两个同音字?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……”



     对哑联


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。一天傍晚,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。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,笑而不语。佛印顺势望去,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,顿有所悟,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。两人心照不宣,对视大笑。

原来,这是一副哑联。苏轼上联的意思是:

狗啃河上(和尚)骨;

佛印下联的意思:

水流东坡尸(东坡诗)。


猜哑谜

一天,苏轼让书僮戴上一顶草帽,穿一双木屐,去佛印处取东西。
  书僮问:老爷要取什么东西?
  苏轼说:老和尚一看你就知道了。
  书僮去到佛印处说:老爷让我来取东西。
  佛印问:取何物?
  书僮说:老爷说你一看见我就知道了。
  佛印看了一下书僮,包了一包东西让书僮拿走了。
  书僮回家把那包东西给苏轼,问道:老爷,是不是这包东西?
  苏轼笑道:正是正是!
  是什么呢?是茶叶。书僮戴一顶草帽,穿一双木屐,藏一哑谜:茶。


东坡吃草 

闲来无事,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,没料到大师不在,一个小沙弥来开门。

苏轼傲声道:“秃驴何在?!”。
  小沙弥一指远方,答道:“东坡吃草!”


“菩萨”吃饼

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。有一天,他们打面饼吃。二人商量好,这次打饼,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。过了一会儿,饼熟了,两人算过数目,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,殷勤下拜,祷告一番。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,趁二人下跪祷告时,伸手偷了两块饼。苏轼拜完之后,起身一看,少了两块饼,便又跪下祷告说:“观音菩萨如此神通,吃了两块饼,为何不出来见面?”
  佛印在帐中答道:
  “我如果有面,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,岂敢空来打扰?”


佛印出来

佛印和尚好吃,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,他总是不请自来。有一天晚上,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,船上备了许多酒菜。游船离岸,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: 「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,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,玩个痛快,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。」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,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,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。
明月当空,凉风送爽,荷香满湖,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,苏东坡把著酒杯,拈著胡须,高兴地对黄庭坚说:「今天没有佛印,我们倒也清静,先来个行酒令,前两句要用即景,后两句要用「哉」字结尾。」黄庭坚说:「好吧!」
  苏东坡先说:
  浮云拨开,明月出来, 天何言哉?天何言哉?
 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,接著说道:
  莲萍拨开,游鱼出来, 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
  这时候,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,一听黄庭坚说罢,就把船舱板推开,爬了出来,说道:
  船板拨开,佛印出来, 憋煞人哉!憋煞人哉!
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,吓了一大跳,仔细一看,原来是佛印,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,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 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,说道:「你藏得好,对得也妙,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!」 於是,三人赏月游湖,谈笑风生。


  其人之计 

苏轼挚友佛印。虽是出家人,却顿顿不避酒肉。这日,佛印煎了鱼下酒,正巧苏轼登门来访。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(木鱼)之下。
  苏轼早已闻到鱼香,进门不见,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,心里一转计上心来,故意说道:“今日来向大师请教,‘向阳门第春常在’的下句是什么?”
  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,顺口说出下句:“积善人家庆有余。”
  苏轼抚掌大笑:“既然磬(庆)里有鱼(余),那就积点善,拿来共享吧!”


求己不如求人

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,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,佛印禅师合掌礼拜。 

忽然,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,“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,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,挂着一串念珠?观世音菩萨念谁?”
  佛印禅师:“念观世音菩萨。”
  苏东坡:“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?”
  佛印禅师:“他比我们更清楚,求人不如求己。” 

巫山河水   

一次,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结伴同游。
  佛印即兴出句:无山得似巫山好。关键在“无”、“巫”谐音。
  苏辙对上:何叶能如荷叶圆。
  苏轼听了,对弟弟说:以“何荷”对“无巫”的谐音,固然不错,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:何水能如河水清。
  佛印与苏辙听了,表示赞同,以“水”对“山”,胜在对仗更加工稳。 


还施彼身

苏东坡以诗文著称, 与人谈话常藏机锋.一次他和老友佛印对坐闲聊, 苏东坡忽然有意要戏弄一下对方, 便說: "古人常常以僧对鸟。"佛印不高兴了, 便问: "何以见得? "苏东坡笑答: "比如‘鸟宿池边村, 僧敲月下门’;还有‘时闻啄木鸟, 疑是敲门僧’。是不是這样? "佛印听了略一思索, 冷不丁說: "今日老僧却与相公对。"苏东坡本想把佛印和鸟归在一类, 嘲讽一番, 不想佛印机敏过人, 一句话便把苏东坡当成了"鸟", 苏东坡一时竟无言可对。


棋逢对手

有一次,苏东坡去庙中拜访佛印,佛印见他腰间玉带晶莹剔透,心中喜欢,便想设法骗来。于是说道:“坡公何来?此间无坐处。”苏东坡不明所以,笑道:“借和尚四大禅床。”佛印笑道:“我有一问,能答便借四大于你,若稍有迟疑,便留下腰中玉带,如何?”苏东坡笑道:“问吧。”佛印道:“四大本空,五蕰非有,坡公欲于何处坐?” 苏东坡一愕,未能立即回答,只得除下玉带。苏东坡输了玉带不服,时常想着报复。过了几天,他又去访佛印,二人在荷塘闲游。苏东坡见荷花盛开,却有几枝光秃秃的荷杆竖在塘中,似是荷花被偷,便出言嘲讽道: “河里荷花,和尚摘去何人戴?” 苏东坡说完,暗暗得意。但佛印不慌不忙地道:  “道旁稻草,盗贼偷来到处铺。”  既回避了苏东坡的问题,又对仗工整。苏东坡暗服佛印之才,正欲再想之际,佛印却说道: “三年一闰,五年再闰,阴阳无差无错。” 这可难不倒苏东坡,他应声答道:  “二月春分,八月秋分,冷热不长不短。” 二人谁也难不倒谁,闹了个平局,二人相视,哈哈大笑了起来。